台七線,又名北部橫貫公路,其中景點不計其數,四季各有其動人姿態。如春天時候拉拉山恩愛農場的千島櫻,北橫沿線的山櫻花;夏天時候北橫三瀑戲水,以及四稜及嘎拉賀野溪溫泉泡湯、三光流域遍布的螢火蟲飛舞;秋天有明池落羽松及蘇樂的楓槭樹混雜;冬天北橫支線的北插霧淞跟雪景。
明池,被稱為北橫明珠,更是四季皆美,但以夏天來說,便是翠綠山頭及蒼鬱的樹木倒映在抹茶般的池水裡,盡顯一片綠意。
地址:宜蘭縣大同鄉英士村8鄰明池山莊1號
怎麼去明池呢?自行開車跟騎車都很簡單,先想辦法接上台七,路線可能有一百條,找到台七線之後明池就在台七線上絕對不會找不到。
過了巴陵大橋,沿路漸漸充滿綠意,此時便進入北橫的精華地帶。過巴陵大橋之後的路開始變得小條,一直到抵達與台七甲交會處的柵門,看到蘭陽溪河床之後的路才會變為大條。
當然,氣溫也漸漸降低,夏天的說法是避暑,冬天就是唉呦有點冷。
順便說,有看到照片中那個鐵板嗎?台灣三橫兩豎各有凶器,北橫最恐怖的兇器就是它,尤其他很常出現在彎道處,下雨天只有超滑而已...
但是,這鐵板只出現在巴陵大橋以西,東邊就可以放心騎了。
到北橫65.6k,就到明池山莊了,吃飯再進去,先去明池。
大概68k處,抵達明池,先行買票入場。
成人平日100元,假日120元。
有住宿明池山莊的有給門票,所以不需要再額外買票。
(ref:http://www.yeze.com.tw/mingchih/html/page003-1.htm)
入場後先看地圖,每次來明池我的路線都還蠻固定的。
First,先左轉上廁所,過巴陵聚落區想找廁所除非路邊解決不然在北橫上難囉,好幾次膀胱都是炸裂邊緣XD
咳咳!路線為靜石園→富春庭→水琴窟→慈孝亭→時雨亭→童話迷宮→蕨園→池上亭→廣場。
但這篇童話迷宮、蕨園、池上亭部分下篇跟明池之秋.絕美落羽松一起講,因為篇幅爆量。
(Ref:http://www.yeze.com.tw/mingchih/html/page002-1.htm)
走著走著,很快就到靜石園。
靜石園內的路非常荒涼,這裡很適合拍照,尤其是風格強烈的黑白照片。
路上會看到一個大亭子。很常會看到長椅上有躺人,他們在睡覺XDD
其實明池裡面有非常多亭子都可以發現有人在睡覺。
我走著走著也大概有這感覺,因為很涼,風又一直吹很舒服,腿也可能有點酸,一坐下來就zzzzzzzzzzz
繼續前行,去看看名聞遐邇的「枯山水」
陽光灑落林蔭間非常舒服,從看到靜石園門匾走到裡面大概只要五分鐘。
當然前提是都不停留,像是我在那段荒野石子路就停留一段時間拍照。
這便是靜石園,與富春庭僅有一牆之隔。
這裡實在很難拍出那個感覺,簡介是這麼說的:
採元朝黃公望「富春山居圖」為藍本,融入宋元時代古樸、單純文人畫中山水之架構,呈現「園中有園、別有洞天」之幽玄樂趣。仿禪宗林山之抽象手法而作之「枯山水」庭園,以石為山、砂為水,提供遊客一個擁有無限遐思冥想之體驗空間,其間以七、五、三數字堆積之石塊,係仿日本京都龍安寺之石庭佈置,及我國以奇數為吉之傳言。
其實我數了很久,真的數不出七、五、三之石塊。這裡各位有去的話自行體會,資質駑鈍挖糞塗牆的我實在看不出枯山水意境。
靜石園依其地貌,分別有富春園、曲水庭、苔庭、石庭、慈庭等,各具巧思
這牆是禪亭,日式庭園建築最有感覺的就是這種長廊,是這名字嗎?如果不對請各位看官糾正。
禪亭將枯山水與富春庭一分為二,一邊萬物枯榮,一邊草木繁榮,形成陰陽的概念。
很喜歡坐在上面的感覺。
富春庭,以瀑布跟池水為主的,利用原本地貌,經過人工造景佈置,呈現古樸、單純的作亭手法。
坐在禪亭上靜靜的看著富春庭,好生愜意。
富春庭內的瀑布。
與明池主體不同的是因明池主體池水面積較大,屬於「迴遊式」庭園,富春庭內的則因為池水面積少,是為「坐觀式」庭園。
還有的差別是優養化程度....我覺得坐觀式的如果看到一池碧綠可能會有點肚子餓,有點像抹茶。
如果你讀過雅量,也可以說像塊綠豆糕。
繼續向前,便可抵達水琴窟。
官網是這麼介紹的:
「水琴」乃源自日本茶道,係利用茶席間洗手用之「手水缽」所流出的水,涓滴流入埋藏於地下水甕而發出回聲的一種裝置。日本庭園以欣賞流水與松濤所發出的聲音為最高的精神修養,本園即利用此手法,提供遊客於賞景之餘,同時欣賞水琴悠揚之回聲,水琴之聲清澈剔透,滌靜塵心。
這便是水琴的聲音來源。
我一直很好奇旁邊那個綠色的晚上會不會發亮,如果會的話水琴窟晚上一定很美。
水琴聲,雖然錄的有點小聲,但是真的鑽進仔細聽還蠻清楚的。
鑽過倒木,往慈孝亭前進。
穿過小型的木造建築,左轉上階梯,慈孝亭往高處走就對了。
中間會看到一些休息平台,陡上腳酸可以稍事休息。
告示牌上寫著各種植物名稱以及特性,走累了休息還可以順便長知識。
在往慈孝亭的路上,依然很多倒木。
倒木一號。
倒木二號。
倒木三號,從倒木三號開始木質階梯開始佈滿青苔。
我猜應該是因為去慈孝亭的人不多XDDD
晴天走在這佈滿青苔的路比較沒感覺,要是下雨過後應該下樓梯不小心會滾下來吧
到了,這便是慈孝亭,本名慈亭,蔣經國感念母親而建。
後來年久失修,園區重建子母雙亭,此為母亭,後面有看到一個子亭吧!
子亭!可以眺望整個明池。
仔細看看腳下變這麼小的慈孝亭,其實也爬得蠻高的...
另一側則是能看見梯田。
這跟爺亨部落的梯田是同一類型,北橫的梯田都長這樣。
從慈孝亭下來,也準備開始繞明池一圈了。
到達第一個明池池畔亭,時雨亭。
椅子超多,有需要請自取
有許多林間小徑可以通常池畔,能讓你觸摸的明池的池水,但要小心別跌下去了,就像在湖畔孤芳自賞卻腳滑跌到湖裡摔個狗吃屎,很危險。
安全第一,請勿下湖,台大醉月湖就鬧出條人命了...
慢慢繞湖一圈,天氣非常好,湛藍天空下的雲像水彩畫出來似的。
再看到這張圖的時候,後面有廁所,很重要不然其實明池裡面沒甚麼廁所XDDD
明池為高山湖,我一直都很喜歡高山湖,但這個高山湖應該是唯一一個優養化這麼嚴重的XDD
宜蘭高山湖非常多,比方還有松羅湖跟加羅湖泊群,但另外兩個都要登山了。
還有翠峰湖,翠峰湖也不用登山。
這便是在前幾張圖看到湖對面的亭子,名為湖中亭,放在明池之秋篇分享。
遠看湖中亭。
明池有非常多綠頭鴨,所以你會一直聽到牠們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
常常明池會有人在演奏樂器,薩克斯風或是口風琴都有,常常也這樣琴鴨和諧的合奏著。
這篇已經太長了,童話迷宮、蕨園、池上亭部分下篇跟明池之秋.絕美落羽松一起講。
現在來說說用餐,除了自己帶吃得上來,選擇就只有明池山莊。
到明池山莊停車時候,若季節是在五月還可以看到不少繡球花哦!
當然,進入明池山莊就可以看到這棵明池神木。
明池神木高31.6公尺、胸圍11.62公尺,據研究約有1500年的樹齡,像守護神般的守護著明池。
進入明池山莊的餐廳,迎面而來的是鴛鴦湖的照片。
超美,有機會一定要縱走一次,從司馬庫斯走到棲蘭的鴛鴦湖越嶺古道一定很棒。
用餐的地方是一個很大的挑高玻璃屋,邊用餐邊看蒼鬱的樹木很舒服。
可惜座位有點少,但用餐的人似乎也不多就是了。
這裡附上餐單:http://album.blog.yam.com/show.php?a=yeze888&f=7064969&i=25002913
我點炒飯,但是價格可以談因為他180是寫3~4人份,可是我還是吃到一百多哈哈
點餐有附湯跟水果,但跟平地相比還是高一些就是了。
明池篇到此結束,最後附上一張明池全景。
最後的最後這兩張照片,分別是夏天晴天狀態下的明池落羽松的樣貌。
明池終年雲霧壟罩,其實很多時候明池是呈現這種狀態的,但夏天都是翠綠的。
那,秋天呢?
明池落羽松將會綻放其絕美的姿態,有興趣的可以參考這篇遊記。
[宜蘭]北橫明珠.明池之秋.落羽松之大地調色盤:http://babydiablo.pixnet.net/blog/post/399342841
這便是秋天狀態的明池,有興趣看詳細遊記的可以點上面的網址
完!